于伟平
1987年我大学毕业,即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工作,成为新方志编修队伍中的一员。刚参加工作时,对方志的认识,仅仅来自于校园内读过的一两本古籍,对于修志工作的认识也只是感觉这份工作和所学专业对口而已。
1991年,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党政机关新就业大学生下基层锻炼的号召,我来到米泉县地方志办公室锻炼一年半。同一批到米泉县锻炼的还有自治区政法委的一位女同志,她是到米泉县政法委去锻炼的,我们俩刚好做伴儿。虽然将要离开家一年半,并且儿子刚刚两岁,但是我还是怀揣一颗兴奋的心出发了。
当天我们乘坐汽车到了米泉县委大院,眼前是一栋十分气派的县委办公大楼,当接待我们的县委办公室的同志从高高的台阶走下时,我心里顿时一个念头闪过:“在这里锻炼一年半,还是很舒服的!”。然而,之后的事情却完全不同我的想象。先是同行的伙伴被领进大楼,而我则被领向大楼东侧一栋土坯平房。这栋平房,严格来讲其实是半栋,另一半因为南侧正在盖新楼挖地基,已经削去了一半。我跟随前来迎接我的米泉县志办主任李学华进入这个半栋土坯平房。进入平房内才知道,其中尚存5间办公室,县志办只占了一间。进入这间办公室,虽已有些思想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有些吃惊。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整齐摆放了5张桌子,最前一排是留给我的。屋内暖气滴答滴答漏着水,已经浸湿大半个地面。因为是土质地面,所以屋内已成泥泞。地上隔一间距摆放了一串砖头,后排的人须踩着砖头才能到达自己的座位。眼前的情景让我眼睛一热!触动我的不仅仅是这艰苦的工作环境,还有这青灯黄卷之间4位鬓染霜华的志办同人,他们把这间泥泞的办公室内最好的座位留给了新来的我。接下来,一位退休返聘的老同志从自己用过的一个很小的药瓶里取出茶叶,弓着腰给我倒茶的情景至今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县志办条件艰苦,然而这艰苦造成的失落心情很快就被紧张充实的工作内容所冲淡,甚至随着后来有趣的事一件一件发生,便烟消云散了。
县志办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当时《米泉县志》正处在初稿撰写阶段,每个人各有分工,一边收集资料,一边撰写初稿。我分工撰写人口篇的部分内容。平时大家安安静静地研究资料,撰写志稿,遇到事关全书的重大问题,李主任便招呼大家一起讨论商量,有时还会有激烈的争论。印象比较深的一次争论是关于米泉县第一个牛奶厂入志的问题。由于收集到的资料太少,在大事记中记录一条尚可,若记入正文则资料有限,无法展开。如何处理?牛准老师慷慨陈词,认为牛奶厂建成,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解决了百姓吃上安全卫生牛奶的问题,事关民生,就是大事,正文不能不记!资料必须再进一步收集和挖掘。最后,争论的结果是继续深入查阅档案和走访相关人士。这件事给我的深刻启发就是,修志人应当秉持正确立场和时刻勿忘其责任担当。
大家在一起工作,氛围不光是这么严肃紧张的,也有轻松愉快的时候。杨洁老师是个平反了的老“右派”,很有学问。他修志之外,业余时间还替人写状子。那个时候,限于条件,没有打字设备,他写的状子都是亲手用毛笔誊写的,清秀的字迹至今历历在目。他还会讲很多鬼怪故事和上个世纪流行的手抄本惊悚故事,常常在清苦的工作环境里,让大家放松和愉悦。所以,这一年半,虽然身居土坯宿舍,锡纸编成的屋顶棚里老鼠夜夜“欢歌”,短跑、长跑闹个不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也能由最初的惶恐不安逐渐适应,并将其变成孤单中温馨的陪伴。至今回想起来,这段时光是那么的珍贵!
一年半的锻炼时间很快结束,刚一回到原工作岗位,就得知李学华主任在前往南疆开会途中遇到抢劫,腿部被刺一刀,引发了脉管炎。他住院期间仍然身边带着志稿,不忘修志人的光荣使命。
这就是我有幸结识的基层修志人。如今,每当我手捧志稿,字里行间,无处不闪烁着他们乐于奉献、辛勤耕耘的身影。对于出版工作,我欣赏这样一句话:“你从不用推出编辑,你只需要推出书籍和作者”(杰奎琳·肯尼迪语),这正好契合那一年我在基层修志所得到的人生感悟。
2015-12-25
上一篇:
下一篇:
那一年,我在基层修志
添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