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强 王 涛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陈强)


 (王涛)


 《广东省志(1979—2000)》(以下简称《广东省志》)共43卷、3600多万字、分为33册,由方志出版社出版。2014年12月,《广东省志》在全国二轮省级志书中率先出版发行,至此,广东省第二轮修志任务宣告全面完成。同时,《广东省志》以优良的质量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是迄今全国唯一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地方志书。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广东省志》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取得了编纂进度和质量的双丰收,意义十分重大,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两人分别作为广东省地方志办主任和广东省地方志办省志处处长,参与了《广东省志》出版全过程。我办与方志出版社密切配合,特别是方志出版社高度负责,认真审校,严格把关,精益求精,为确保与提高《广东省志》整体质量,特别是为《广东省志》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初,《广东省志》各卷陆续进入审查验收阶段,我们开始考虑《广东省志》出版问题。当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广东省志》分别由150多家省直与中央驻粤单位编纂,篇幅达3600多万字之多,尽管经过严格审查与反复修改,但如此大的篇幅且由“众手成书”,存在硬伤和不规范、不统一问题在所难免而且为数决非个别。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广东省志》整体质量。而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细致和实践经验,绝非我办和编修单位力所能及。同时,我们希望《广东省志》在2014年12月出版发行,向广东省新方志编修30周年献礼。因此,《广东省志》出版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我们寄希望于出版社——一家工作认真负责、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与效率高、审校质量好的出版社,能解决好志稿中存在的硬伤和不规范、不统一问题,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志》整体质量,并确保如期完成出版任务。

 据此,我们对省内外多家出版社进行考察与比较,最终选择了方志出版社。我们认为,方志出版社是中国社科院主管、中指组办公室主办的全国唯一以出版地方志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在方志界以把关严、质量高著称,出版了大量省市县综合志书和专业志书,具有丰富的志书出版经验。随后,我办组织对《广东省志》出版项目进行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广东省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是合适的。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批准,由省采购中心通过单一来源谈判方式,于2011年12月确定方志出版社为《广东省志》出版单位。时任方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吴玉章、《广东省志》项目负责人李沛参与谈判。

 之后,我办与方志出版社充分沟通协调、磨合,确定排版和版式等事宜。双方商定,为便于编校,提高效率与质量,由方志出版社在广州确定排版单位;统一卷、册装帧设计特别是多卷合一册出版的编排方式;明确时间、数量、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用法以及表格制作等规范要求。这些,都为之后的出版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2年7月起,《广东省志》各卷陆续进入出版程序。由于各卷进度不大一致,因此,2012年仅有《总述》等7卷送出版,其余36卷主要在2013年下半年送出版,造成2014年出版压力非常大。2013年10月起,出版进入攻坚阶段。

 之所以说2013年10月起出版进入攻坚阶段,是因为2013年10月中指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在东莞主持召开了《广东省志》出版工作协调会,明确了《广东省志》各卷送出版和方志出版社完成编校的时间。而恰好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前夕,2013年8月冀祥德同志被任命为方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我们两人和冀祥德社长参加了出版工作协调会,双方就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广东省志》出版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之后,在冀祥德社长领导下,出版社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力的措施,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出版计划与科学的工作制度,明确质量与进度要求,加强编辑力量,落实分工与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管理和督促检查等。冀祥德社长亲自抓出版质量与进度,定期检查督促,及时解决出版过程中的问题,并加班加点,亲自审稿。为加强双方工作沟通,我们多次到出版社,每次冀祥德社长都亲自出面,共同商量,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他那种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果断的工作作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东莞会议后,《广东省志》出版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出版进度明显加快。东莞会议后不到一年的2014年9月,《广东省志》43卷、33册如期完成出版程序,确保了《广东省志》于2014年12月初按完成印刷,向广东省新方志编修3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在《广东省志》出版过程中,尽管任务重、时间紧,但我办与方志出版社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坚持质量为先,密切配合,一刻都没有放松对出版质量的要求。方志出版社更是严格把关,精益求精,统一体例,规范文字,核实资料。为了确保质量,不厌其烦,反复修改,以其高超的专业水平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很好地解决了志稿中存在的硬伤和不统一、不规范问题。按合同,出版阶段每卷必须经过三审三校。实际上,只要发现志稿仍有问题,就再审再校,直至发现的问题全部解决为止。全志43卷,仅《教育卷》为三审三校,其余42卷全部超过三审三校,《体育卷》《农业卷》和《总述》等12卷更是达到八审八校之多。又如《军事卷》,编修单位坚持在志稿中设军事人物篇。该卷责任编辑提出,既然全志已设《人物卷》,军事人物已在其中记述,而其他卷也没有设人物篇,《军事卷》就不应再设军事人物篇。我们认为出版社的意见很专业也很有道理,便与编修单位协商,取消了军事人物篇,避免了交叉重复,保持了全志的一致性。在《广东省志》出版过程中,方志出版社全体编辑人员表现出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志稿的宏观把握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方志出版社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地方志出版的专业优势。

 质量是地方志的生命,而出版是保障地方志质量的最后一道重要关口。一些志书出版后之所以仍存在不少不应该出现的质量问题特别是硬伤问题,出版社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格、不专业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志稿质量基础本来就很好,如果再经过出版社认真审校修改,就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志书。但如果出版社不负责任、把关不严,甚至流于形式、只收费不审校,志书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就会功亏一篑。这种教训,在广东省一轮志书中就时有发生。《广东省志》出版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确保地方志质量,必须找负责任、水平高的出版社。好的出版社,可以在出版环节发现和解决志稿中许多硬伤和问题,把好质量关,进一步提升地方志质量。中国社科院院长、中指组组长王伟光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全国地方志专业出版基地”。这是保障和提升全国地方志质量的重要举措,非常正确,有利于落实、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深化地方志质量建设”任务。我们高兴地看到,冀祥德同志在担任社长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花大力气抓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方志出版社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同时,有中国社科院一大批专家为其后盾,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参与地方志审校工作。从《广东省志》的出版实践和方志出版社近两年的发展来看,方志出版社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实践经验、专业水平和发展前景,都能担当起建设全国地方志专业出版基地(简称出版基地)的重任,我们对方志出版社在确保全国地方志质量中发挥更大作用充满信心。我们认为,出版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支持和参与。而出版基地建设好了,全国地方志质量就有更加可靠的保障。因此,建设出版基地不仅仅是方志出版社的责任,也是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共同责任。无论从落实中指组的工作部署考虑,还是从确保本级地方志的质量考虑,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都应该主动和积极支持方志出版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全国大多数二轮志书出版在即,出版基地建设的责任与意义更加重大。


2015-12-25

上一篇:

下一篇:

密切配合 精益求精 共同打造志书精品

添加时间:

fzph.css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