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中指办到江西省开展地方志工作督查调研
添加时间: 2016-07-01
2016年6月27日,江西省地方志工作督查调研会在赣州市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冀祥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高京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出席会议。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梅宏主持会议。赣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皮仄郑代表县委、县政府致辞。南康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倪桂清、赣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刘盛春,上犹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曾德忠,信丰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卢冠南,崇义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萌,赣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昌保,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杨志华围绕此次督查调研要求,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贯彻落实“一纳入、八到位”;推动实现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综合年鉴编纂全覆盖和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两全”目标;加快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方志馆建设、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冀祥德讲话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讲话
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梅宏主持会议
赣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昌保发言
赣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皮仄郑致辞
汇报指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一是依法治志全面推进。2016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第一次印发了《江西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年底,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赣州市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赣市府办发〔2015〕68号);2016年5月以来,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南昌市地方志事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抚州市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二是“一纳入、八到位”贯彻落实稳步推进。在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十三五”规划中纳入地方志工作,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实现从小厅小处转为小厅大处,地市、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基本到位。全省11个设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有7个为史志合署,4个(景德镇、赣州、吉安、上饶)独立建制。正处级机构9个,副处级机构2个(吉安、上饶),100个县(市、区)均有地方志工作机构。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正科级有77个,副科级22个,股级1个(西湖区)。全省112个地方志工作机构(含省级),参公机构有68个,事业单位有38个,公务员单位6个。三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两全”目标按部就班推进。通过召开调度会、开展督查,截至目前,省志已有6部分志召开初审会;13部已完成资料长编和初稿;2部已完成资料长编和初稿90%;6部已完成初稿,未完成资料长编;2部已完成初稿80%,未完成资料长编;7部已完成资料长编,完成部分初稿;49部已完成部分资料长编和初稿;还有17部工作比较滞后。全省市县(区)第二轮修志编纂任务大部分已经完成。其中,11个设区市中的8个已出版发行,2个(九江、赣州)已经通过复审验收,1个(景德镇)处于初稿撰写阶段。全省100个县(市、区)已出版志书91部,其余9部(德安、湖口、共青城、贵溪、宁都、上高、铅山、乐安、南城)志书正在出版或编纂之中。全省11个设区市的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已全部开展,并实现一年一鉴。截至2016年4月,全省县级综合年鉴已开展80 部,20个县(市、区)没开展年鉴编纂工作,有49个县(市、区)实现一年一鉴。至2016年4月,全省公开出版省级综合年鉴13部,地市级综合年鉴37部,县区级年鉴124部;内部出版的地市级综合年鉴18部,县区级综合年鉴105部;有省级专业年鉴15部,地市级专业年鉴20部,县区级专业年鉴54部。四是信息化、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有所突破。2011年以来,江西省努力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大力进行数据库建设、开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2013年8月,开通省级地方志官网——“中国赣网”,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全覆盖。2015年12月8日,开通微信公众号“方志江西”。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充分利用掌握的地情资源优势,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在为施政提供借鉴、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为城市建设提供历史依据、为发展文化旅游助力添彩、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成效显著。2014年,启动编纂《江西方志文化丛书》,该丛书分为《江西古桥古渡》《江西地方戏》《江西书院》《江西古代名人》《江西进士》《江西古楼塔》《江西寺观》《江西名窑》《江西名人墓》《江西古祠堂》等十册,取得重要社会效益。
汇报中,大家也反映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志工作在有些地区认识上还不够深入,社会认知度还不高,依法治志约束性还不够强。二是贯彻“一纳入、八到位”还不够到位。有些地区还存在经费困难、方志馆建设缺失、工作推动困难等问题。三是第二轮修志和年鉴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地区难以实现一年一鉴。四是落实质量建设还存在不足,有些志鉴质量还不高。五是机构队伍建设还存在困难,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机制不完善,业务骨干有不少退休,年龄结构还不够合理,人员交流提拔机会少,干部梯队建设还需要加强。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虽然实现小厅大处,但副厅级机构仍然制约了工作开展,在行政执法能力上难以保障实施,不利于队伍稳定。县级地方志机构存在人员少、机构级别低等情况。
刘玉宏在听取汇报后就方志馆建设提出要求,他指出,方志馆建设是《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必须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国已有400家,发展形势良好。国家方志馆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重点抓好制定标准、成立方志馆研究会、开展图书编目和展览展示,宣传方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工作。江西省要乘势而上、乘势而为,不断研究方志馆的功能定位,明确方志馆的建设理念。结合地方志掌握着大量的地情资料,他要求,方志馆应该建为国情馆、地情馆,建设成为地方的文化名片。
高京斋在讲话中指出,通过几次调研,虽然时间短,但感触很深。对方志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方志人的感情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对地方志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举措,比如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来的“七名”工程加入“名志”,变成“八名”工程,地方志纳入全院的总体规划等。这次与中指办联合开展机构队伍调研,目的是要结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中央提出的要求,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职能定位,全面了解全国地方志机构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指出,要做好地方志工作,关键在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将和中指办加强合作,多方努力和向上呼吁,为解决全国地方志机构队伍存在的困难问题服好务。
冀祥德对督查调研发表讲话,对江西省地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地方志各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是《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动手快、措施实、成效好。各级地方志工作者有精气神,信心足、干劲足、成效大。全省地方志工作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除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也高度重视,各司其职,有为有位。二是热爱方志。汇报中,各级地方志工作者对工作有热情、有思路、有行动,对地方志工作有感情、有热情、有真情。三是形势喜人。通过依法治志和《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不断深入,江西省地方志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成果可期。四是措施得力。江西省在贯彻“一纳入、八到位”抓紧抓实,效果良好,为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八点要求:一是要尊重历史。对于当前地方志的管理机制,既要努力争取解决,又要尊重历史。第五届中指组成立以来,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领导和经费等,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志事业发展迎来新春天。二是要巧借外力。面对人员少的现实问题,在确保有牌子、有机构的基础上,各级地方志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扎得下根,干得成事,通过外聘、借助社会力量等方式推动工作。三是要紧跟步伐。中指办启动了“十大工程”,布置了系列工作,各地要积极配合,加大推进力度。四是要重视质量。他强调,志鉴质量建设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第二轮修志不能出现质量不如一轮情况,质量不能被诟病。《江西省志》要争取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各市县志要积极参与中国志书精品工程。五是要拉长短板。要着力解决市县级地方志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要高度重视方志馆建设,明确功能定位,发挥社会效益;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地方志”提升发展水平。六是要宣传方志。要充分利用地方志的优势,拓宽宣传思路,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让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了解地方志,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地方志成果,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在地方志中找到文化需求。七是要服务中心。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业务,提高资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明确在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定位。八是要依法治志。他强调,依法治志不是口号。要解决重视不够、民众参与不高等问题,解决地方志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靠法治而不是人治。
座谈会会场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处 陈旭)
版权所有© 2021 方志出版社主办
总编室:(010)87791540
京ICP备2021006438号
发行中心:(010)671105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东里九号(国家方志馆)4层
fzph.css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