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同舟共济,难忘李庄——感受抗战风云中的民族精神

添加时间:    2017-08-01

 

同舟共济,难忘李庄——感受抗战风云中的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一纸 16 字电文,开启了李庄与同济大学的缘分,也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的命脉找到了一处避风之所。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之一,坚持文化抗战的四川李庄,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翻开《中国名镇志丛书·李庄镇志》(以下简称《李庄镇志》),就走进了这个赫赫有名的川南古镇。这部寥寥30余万字的小部头志书,为我们勾画出李庄的由来、地貌、史迹、风俗、人物……如同一位博学多知的老人,娓娓道来李庄的前世今生。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李庄,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城区以东长江下游19公里处的南岸边。长江流淌首经李庄,该镇以其地理优势和抗战文化知名,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李庄古镇全景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一角  王荣全 摄

 

李庄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还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同盟会会员孙炳文和靖国军旅长朱德,就在南溪县城从事革命活动,唤起了李庄镇张守恒、洪默琛、文炳兴等一批有志青年外出求学,寻求革命真理,投入到革命洪流中。李庄于1927年便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和农民协会红色政权,曾打响四川农民暴动第一枪,进行了英勇壮烈的李庄保卫战。2010 年,宜宾市翠屏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认定为“革命老区县”。2005 年,李庄镇被宜宾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乡镇。

看《李庄镇志》,可找到李庄的由来。在李庄下游15华里的长江北岸凉亭子处有一天然石柱,古时将其替代了长江水运每60华里设置的里程桩界(简称“里桩”)。当地江边龙君庙庙主李氏姑好善乐施,常常为拉船至此的纤夫提供食宿。李氏姑去世后,为纪念她的善举,加之渔村多李姓渔民,此地得名李家庄。因“里桩”的存在,且沿江一带都是平坝,也称李庄坝。

李庄石柱  王荣全 

 

看《李庄镇志》,可知李庄的抗战文化。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立学术教育机构一再搬迁。自1939年“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国立中央博物馆筹备处,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中国营造学社等于1940年秋至1946年秋,纷纷落籍于李庄古镇。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也诞生在李庄。面对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艰难岁月,李庄热情相助数以万计的中外学者,以一方的宁静,保存并发展了民族的文化。

李庄人欢迎同济大学迁川的16字电文

 

19425月,同济大学在李庄举办35周年校庆

 

同济大学离川公演《原野》纪念

 

看《李庄镇志》,可赏李庄的文物古迹。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李庄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特别是被建筑大师梁思成称为“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旋螺殿”,与“魁星阁”“百鹤窗”“九龙碑”一起堪称古镇四绝。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旋螺殿

看《李庄镇志》,可品李庄一花”(哑巴花生)二黄”(黄辣丁、黄粑)三白(白肉、白酒和白糕),看李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舞,听李庄的民间四季调、车灯唱词,学李庄的方言、谚语……全都历历在目。

李庄白肉

 

李庄白酒

 

李庄白糕

李庄草龙舞

峥嵘岁月虽成往昔,现实依旧风起云涌。《李庄镇志》映射的民族精神,将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长存于国人记忆中,也彪炳于史册。

《中国名镇志丛书•李庄镇志》属于“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系列图书。购买请联系方志出版社图书经销中心:010-67110500     010-67720650

编者: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志编纂委员会

单册价格:116.00

出版日期:20162

 


版权所有© 2021 方志出版社主办

总编室:(010)87791540
京ICP备2021006438号

发行中心:(010)671105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东里九号(国家方志馆)4层
fzph.css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