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当前位置:

  •  

    沈村地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一条小溪自西北向东南穿村而过,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沈村村志》整体设计从沈村气质出发,贴合沈村历史与现状,采用精装圆脊线装、硬壳加函套的精装书方式呈现给读者。


    首先,在颜色的选取上,全书的整体色调选用了若竹色和嫩黄色,与沈村茂盛的竹林相呼应,具有欣欣向荣之意,符合沈村所处江南自然环境的整体气氛。
    其次,在插图的选取上,创意性地使用了当地学者的手绘地图。手绘地图为素描图,素描笔触带来的视觉亲近感能自然而然地触发人的思乡情怀。手绘地图镶嵌于封面中央的布局结构,展现了沈村人对故乡的珍重之情。



    再次,在封面材质上,选择150克画布纹特种纸与装帧布拼接,特种纸表面相对“粗糙” 的质感,体现了沈村的厚重历史和文化;装帧布表面相对“轻柔” 的质感,展现了沈村的美丽和婉约。
    然后,在封面工艺上,书名采用烫银的工艺,衬于若竹色的布纹纸上,既淡雅素净,也展现了沈村的活力。


    特别要说明的是,设计师从沈村传统的雕花中汲取灵感,设计了专属此书的“花纹图案”,并运用在装帧布质地的函套上,使得《沈村村志》也像一份寄托着浓浓深情的礼物。

    《沈村村志》的装帧设计就如同一位美人,清扬婉兮,美目盼兮;又如同茂盛的竹林,亭亭玉立,赏心悦目。它将沈村的美丽、优雅、沉静展现得淋漓尽致。

    编修志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故乡人把对故乡的浓浓深情付诸到为家乡修志的实际行动之中,既是情感所寄,亦为故乡献礼。

    《沈村村志》
    编者:《沈村村志》编纂委员会
    责任编辑:刘珊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定价:183元
    如需购买请联系方志出版社图书经销中心:010-67110500,010-67720650


     

  •  
    编者按:至此,《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全套11卷内容已介绍完毕。该志的编纂出版,饱含了集体的智慧和劳动,凝聚了集体的汗水与心血,在此向所有为此书编纂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谢意!在灾难面前,有志为证,记录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方、伟大中国人民的意志与力量、中华民族的悲痛与哀伤;生死一刻,有志为证,留存下震撼人心的人性光辉、温暖人心的爱与希望和振奋人心的“中国力量”。正所谓“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正当时。
     
    重要文献辑存——汶川地震志卷十一《附录 索引》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最后一卷《附录 索引》收录了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的法律法规、重要文献、部分媒体评论和文艺作品。这些文献被分别收录在法律▪法规,规划▪方案,领导讲话,会议辑要,公文辑要,评论,文艺作品和碑文等篇章内。
    “领导讲话”一章收录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12篇重要讲话,“会议辑要”记录了地震发生后议定抗震事宜的中共中央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专题会议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就组织全国抗震工作下达的中共中央及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文件、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文件及其他重要文件均收录在“公文辑要”中,抗震期间的《人民日报》社论、重要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港澳台评论以及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被分别收入“评论”与“文艺作品”章内。
    《附录 索引》中所收录文献资料的时间上限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爆发时,下限至2011年10月。《附录》部分按类收录文献,同类文献按公布、刊发时间顺序排列。碑文据其所在地区,按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顺序排列。在编纂过程中,《附录》收录的原始文献,只校正其中的错字、漏字、衍字以及明显有误的标点符号,标题、目题版式根据全志统一要求予以调整,且注明出处。 
    汶川特大地震,留下了永久的伤痛;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了永恒的精神。从这里面的每一条法律法规,每一篇规划方案,每一次领导讲话,每一篇会议辑要,我们都能看到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真切的关怀,感受到众志成城、万众齐心的力量与人间大爱。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灾区范围包括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7个县(市、区),城乡居民住房、部分城镇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企业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仅四川重灾地区,即有1000多万名临时安置群众需要住进永久性住房,300多万学生需要进入安全校舍学习,2000多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需要重建,37.2万名城镇新增失业人员需要就业,115万名失去土地和农业收入来源的农村劳动者需要安置。不仅如此,地震发生时,恰逢国际金融风暴袭来,震后恢复重建难度可想而知。但这一次,中国人民仅用三年便完成了灾后重建工作!
    究竟怎么做到的?——近200万字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 ·灾后重建志》(上、下)给出了最权威、也最全面详尽的回答。

    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用3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万亿元完成川甘陕重灾地区51个县(市、区)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1万亿元的投入和各项支持政策,保证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同时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对口支援工作,做出了实施对口支援的重大决策,并迅速启动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灾区恢复重建。
    经过灾区省、对口支援省市、社会各界以及灾区群众的不懈努力,2009年5月,震损住房维修加固全面完成;9月,大部分学生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12月,农房重建任务全面完成。2010年5月10日,东汽德阳新基地竣工投产,当年实现产值200亿元,超过震前1倍;8月,灾区人民成功应对舟曲县城、绵竹市清平乡、都江堰市龙池镇、汶川县映秀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恢复重建的成果经受住了考验;9月,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基本完工;12月,19个对口援建省(市)大部分完成援建项目,并与受援县(市)签订长期合作协议。2011年2月1日,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举行开城仪式,7397户北川居民入住新居;至5月,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灾区所有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工项目占规划项目的95%,完成投资占规划总投资的95%,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10月14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12月31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至此,恢复重建工作全面结束。

    ▲ 院士、专家就北川新县城规划设计开展调研(住房城乡建设部 提供)

    ▲ 震后新建的绵竹市汉旺新镇布局(四川省委宣传部 提供)

    ▲ 重建后的都江堰安龙镇大乐小学(向力民 摄)
     
    对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做出了搞好规划、制定条例、对口支援、科学重建、加大力度、巩固成果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导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其中,机制创新是应对巨灾重建的必然选择,也是这次灾后重建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关键。中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建立了组织协调机制、灾区省负总责机制、对口支援机制、社会帮扶机制、监督检查机制、 群众参与机制、政策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建材保障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有机整合各种力量,使其成为化危为机、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

    ▲ 重建后的绵竹市年画村(四川省委宣传部 提供)
    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经过灾区群众的不懈努力,灾区重建工作顺利完成,而且在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方面也更科学、合理。汶川县水磨镇被联合国人居署誉为“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汉旺新镇充分利用新镇区内5条流淌的水系创造出川流相间、高山相望、自然相融的生态城镇格局。绵竹市孝德镇苏州水街宽檐白墙黑瓦,错落有致,仿佛江南画卷。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与高山生态移民迁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结合,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街区景点设计注重“修旧如旧”,重现历史。水利工程设计注重利用自然力。交通工程设计注重节约耕地,严防次生灾害,注重避让保护动物的繁殖和迁徙通道。铁路公路项目设计施工大量采用高架、隧道和桥梁,避险和节地有机结合,使“生命线”成为畅通线……重建后的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及防灾减灾设施在质量和功能方面大幅提升,奠定了灾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跨越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广大援建者顽强拼搏,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城乡住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000多万群众入住新房,300多万学生搬进新校园,5000多家企业建成投产,城乡就业妥善解决。
    “三年重建真如铁,而今迈步大跨越。”如今,汶川地震灾区已然迈上更高水平发展的康庄大道,成为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样板,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了新路。到2010年年底,四川省6个重灾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是震前2007年的1.69倍;工业利税由2007年的528亿元提高到 2010年的1079亿元,翻了一番。甘肃省8个重灾县(区)农业生产总产值是震前2007年的1.4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震前2007年的1.38 倍。陕西省4个重灾县(区)农业生产总产值是震前2007年的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震前2007年的1.9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超过震前。
    为真实、全面记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灾后重建历程,本卷按照“稳步前行,循序渐进,不走回头路”的总体工作要求,根据灾后重建的实际,采取边恢复重建,边收集资料,边整理资料长编,边编写初稿,边修改完善,边分纂、总纂成书的编纂工作模式,协调组织全卷编纂人员勠力同心,辛勤笔耕,四易寒暑,整理了3000万字的资料长编,搜集了数千幅照片。在资料长编的基础上,组织撰写初稿,经过多次征求意见、修改、统稿、评议,最终形成送审稿。结合恢复重建工作实际,本卷根据“科学分类与现代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志书设计原则,以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为篇目框架基础,按照以事类立目为主、 援建主体立目为辅的原则谋篇布局,终成可以完整呈现灾后重建过程的鸿篇巨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翻阅《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卷九《灾后重建志》(上、下)。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在50万平方公里的灾区范围内,69227人遇难,17923 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群众失去住所,4625.6 万多受灾群众急需衣、食、住、医等方面的生活救助。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把全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不论中央领导还是普通群众,不论企业高管还是普通职工,不论军营还是学校,不论是富裕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社会各界、各行各业、亿万军民纷纷向灾区捐钱捐物献血,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感人事迹。2008年5月16日,身患红斑狼疮的贵州毕节地区公安局警察马晓勤病危,她要求将自己的治疗款捐给灾区,以延续更多人的生命。重庆靠乞讨拾荒为生的王明胜,将自己积攒的所有积蓄投进募捐箱。广大共产党员更是充分发挥了在救灾捐赠中的模范作用。2008年5月13日14时,党员、浙江省绍兴县村民祁友富,交纳10万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北京、安徽等地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也向上级组织建议,希望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向灾区捐款。中组部很快采纳建议,18 日印发了《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党员李建华交纳两笔“特殊党费”,其中1000元是他自己的,500元是为他刚刚去世的父亲代交的,这是他父亲的遗愿。截至2008年11月5日,全国共有4550多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97.3亿元。
    在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各地干部群众急灾区伤病员之所急,踊跃无偿献血。低保户庄凤菊在献血时说:“捐钱捐物,我没有这个能力,我献一点血出来,也许还能多救一条生命。”毕节市何官屯镇卫生院医生蒲先举已经有了7次献血的经历,震后他又赶到献血点献血。采血人员劝他献200 毫升,他说:“这次是特殊情况,抽 400 毫升吧!”
    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社会,也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给灾区以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援。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国筹集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折价共计797.03亿元,其中捐赠资金687.9亿元、物资折价109.13亿元。捐赠场面盛况空前,捐赠数量史无前例。
    这些真实而隽永的故事,被一一记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卷八《社会赈灾志》,
    “数”说并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书中记录的各地赈灾活动数据
    这部由民政部牵头组织编纂的分志,集中、全面、详尽地记载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开展捐赠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国际社会给予积极援助,帮助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不论从编纂投入力度还是编纂工作程序来看,其编纂难度堪比另一场硬仗。
    本志从筹备到成书,前后历时四年,共120多个单位参加编纂,仅各承编单位经过挑选后报送编纂室的资料(初稿)就达1000多万字,救灾司先后组织7次培训班,吸收各承编单位人员参加,组织50多次志稿撰写研讨会。所载内容包括中央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宗教界的赈灾工作,各省(区、市)的赈灾工作,港澳台同胞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的赈灾行动,联合国相关机构、国际组织和170多个国家、地区的援助举措。组织难度之大,编纂任务之重,实属罕见。
    对于这部作品,读者或许有以下疑问。
    疑问一:赈灾活动全部入志?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围绕这次特大地震所展开的社会赈灾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动员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捐赠数量最大的一次社会赈灾活动,仅直接和间接参与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的人员就有上千万人,捐款捐物的干部群众数以亿计,而本书容量有限,无法将所有参与赈灾活动同志的先进事迹记入,只能有所取舍。
    疑问二:选例标准如何?
    在入志例子的选取上,曾考虑以不同的捐赠数量设定一个标准,按标准选取入志人物事例,但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民群众贫富差距较大,捐赠100万元的不一定比捐赠1万元的难度大,捐赠100元的不一定比捐赠1000元的爱心小,很难用一个数字、一个标准来衡量决定入志的人物事例、标准。因此,本书选例入志标准是从各承编单位报送来的资料进行比较,尽量选取较为典型的例子。
    疑问三:数据可靠准确?
    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救灾捐赠点多面广,社会各界特别是港澳台同胞,在多地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向灾区捐款捐物。受当时统计力量和统计条件所限,有些捐赠可能未被统计,有些捐赠可能被重复统计,造成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统计数字以及新闻媒体发布的数字不尽一致。因此,本志在统计数字的使用上,以政府职能部门统计的数字为准。
    疑问四:图片如何选择?
    在领导人图片入志方面,根据中央办公厅有关规定和国新办的统一要求,本分卷均没有使用中央领导同志的照片。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图片,基本是根据各单位报送的图片使用,没有报送的则从略。为兼顾地区、部门及单位之间的平衡,有的单位报送的领导图片较多,编纂委员会进行了删减。赈灾相关的大量图片集中收录于卷三《图志》中。
    更多详细内容,请翻阅《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卷八《社会赈灾志》。
     




  •  

    5月12日18时,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室开设地震伤员绿色生命通道(四川省人民医院
    提供)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卷七——《灾区医疗防疫志》,是根据国务院领导批准,由卫生部牵头承编,卫生部、民政部、农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总后勤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铁道部、地震局、民航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残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四川省卫生厅、甘肃省卫生厅、陕西省卫生厅等为编委会成员共同参与编纂。该卷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地震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解放军、武警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按照中央“要把保护地震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紧急成立卫生防疫组,组织医疗救护队,调集医疗器械和药品全力对伤员进行救治,同时检查和监测灾区食品状况,防范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等疫病暴发流行。

    5月21日,成都军区77208部队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为地震救援队队员做洗消防护(成都军区77200部队 提供)

    6月7日,什邡市禾丰镇党员服务队在灾区群众安置点防疫消毒(德阳市委宣传部 提供)
    全书正文共有六篇:第一篇组织领导包括中央及各相关方的决策部署、政策与措施及信息发布与宣传报道,第二篇救援力量覆盖行业系统医疗防疫救援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医疗防疫救援队伍、社会医疗防疫救援队伍、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与国际医疗防疫救援队伍,第三篇医疗救治与康复讲述现场救治、灾区医院院内救治、灾区伤员跨省转运治疗、伤员康复治疗、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相关情况,第四篇卫生防疫与卫生监督包括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环境卫生管理、动物卫生防疫、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预防、防护与保健、出入境卫生检疫,第五篇医疗卫生恢复包括医疗卫生服务恢复、医疗卫生制度与服务能力建设,第六篇救援保障记述医用物资保障、血液保障、医疗救援后勤与安全保障。

    5月21日,首批30余名地震伤员由成都双流机场转运广东省广州医疗中心            (成都市卫生局提供)
    抗震救灾医疗防疫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正如书中所述,一是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高度重视,灾后反应迅速、决策科学、指挥果断、部署有力。二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卫生防疫组及其成员单位、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形成从上到下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周密组织、科学调度、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全国医疗卫生资源和相关技术、物资资源的统一调配,使灾区医疗防疫工作得以有力、有序、有效地全面开展。三是受灾地区卫生系统不等不靠,快速、高效、科学地应对灾情,积极组织开展灾区医疗防疫工作,成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的主要力量。四是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卫生系统全体人员听令而动、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以娴熟高超的医疗技术、仁术仁心的良好医德、敢打硬仗的战斗作风,在灾区医疗防疫工作中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五是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医务人员在电力、通信、交通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开展自救互救,使上万名危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为降低伤员死亡率、致残率起到了关键作用。六是实行“四集中”的救治原则,将危重伤员集中收治在受灾省内医疗条件较好的综合医院,并从全国调集大批包括院士在内的专家赴灾区指导救治工作,整合重症监护、血液透析、防止院内感染等治疗力量,为减少危重伤员致死、致残提供了有力保证。七是采取伤员跨省转运,极大地缓解了四川省的医疗救治工作压力,有效地调动了全国的医疗资源,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八是进行“省包县”的对口支援方针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卫生防疫责任制,保证了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全面覆盖和顺利进行。九是广大救灾部队战士和学生、志愿者经过适当培训,成为卫生防疫和心理救援的强大辅助力量,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全面覆盖和心理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地方和军队医疗防疫队伍中涌现出的无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模范,为医疗防疫工作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感人事迹,可歌可泣,永载史册。



  •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卷六《灾区生活志》是一部系统、客观记述灾区群众生活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内容涵盖群众生活救助、转移安置、社会事务、商品供应、教育文化、基础设施修复、公共安全等方面。它不仅仅凝聚了编纂人员的心血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记载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属于事件志(或称专题志),是近年来修志领域遇到的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灾区生活志》的编纂按照“以类系事”的原则,从资料中找线索、抓脉络,吸收消化大量资料,对篇目进行了反复修订,使得《灾区生活志》的篇目分类更加准确、合理、严谨。
    《灾区生活志》观点明确、框架合理、资料丰富、行文规范、符合志体,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灾后群众生活的基本情况。在编纂过程中,《灾区生活志》将与其他卷交叉重复的内容如心理抚慰、全国哀悼日、卫生防疫等章节进行了大幅删减。与此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反映灾区群众生活的内容,如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安置、社会工作服务、金融服务、邮政服务、“坝坝电影”、灾区群众生活必需品质量监督等具体事例及内容。《灾区生活志》在数据运用、地域记述、时间表述等具体问题上也做到了一一比对、细致落实,在细节以及行文上狠下功夫。

    5月14日,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领取药品和衣物(肖青  摄)
     

    5月24日,党员、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右三)为灾区群众分发食品。地震夺去王洪发包括16岁儿子在内的20位亲人的性命,而他却用自己的双手刨出 10条生命(CFP 提供)
     

    6月26日,江油市集中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饮食(四川省民政厅  提供)
    数据和资料是志书的生命线,相关问题要科学处理。针对资料不全的问题,《灾区生活志》的编纂人员不等不靠,先期大胆进行编写。《灾区生活志》尝试“留出天窗”的工作方法,为各个参编单位补充资料提供了便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综合资料较少的问题。《灾区生活志》采用“综合资料在概述、篇下述中分配使用,取消章下述”的方式,避免了综合资料较少造成的过多重复等问题。针对数据来源广泛并具有多元性的问题,坚决舍弃有误的数据资料;对非用不可的数据资料认真核对;对综合数据与分数据不符的问题,在确认综合数据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坚持使用综合数据,舍弃分数据,用文字加以补充表达。这些尝试较好地处理了编纂中的数据使用问题,不失为本部志书一大亮点与特色。
    事件志的编写没有先例可鉴,《灾区生活志》做到了勇于探索和创新。《灾区生活志》在编纂中打破固有模式,不断创新方法,坚持用科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同一事件的记述,进行统一编排,坚持科学整合,融为整体。特别是对抗震救灾中物资的筹集、调运、发放及灾区群众安置、遇难遗体处置等来源广泛、种类杂乱的资料,采取“打破单位界限、统一整合”的办法,使得零散的资料化为有机的整体,按照“以类系事”的原则,积极摸索事件志编纂的新方法。同时,坚持“述而不论”,采取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的方法,从大处着眼,抓住事关灾区群众生活的主要方面,精心选用群众灾后生活状况等事例,从具体记述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处理好与其他卷的交叉重复后,《灾区生活志》突破原有的修志模式,集中解决“典型事件的完整性记述”与“以类系事原则要求分类记述”之间的矛盾。在灾区群众安置中概括提炼群众安置管理与服务的内容,而在其他篇章中展开记述整个灾区的各项管理与服务情况,既全景式地展示了群众安置的内容,又兼顾了“以类系事”的修志要求,在事件志的记述方法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4年的编纂过程中,编纂人员始终秉承“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求真务实、创建精品”的工作理念。《灾区生活志》指导思想正确,全面、客观地反映地震灾区群众救助、安置等生活情况;资料丰富、翔实,记述脉络清晰,体例把握的得当,不失为一部充分具备了“资政、教育、存史”功能的优秀志书。


     

  • 1
  • 2
  • 3
  • 4
  • 5

版权所有© 2021 方志出版社主办

总编室:(010)87791540
京ICP备2021006438号

发行中心:(010)671105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东里九号(国家方志馆)4层
fzph.cssn.cn